本篇文章为大家展示了MQ不丢消息究竟是怎么实现的,内容简明扼要并且容易理解,绝对能使你眼前一亮,通过这篇文章的详细介绍希望你能有所收获。

上图是一个MQ的核心架构图,可以分为三大块:(1)发送方 -> 左侧粉色部分;(2)MQ核心集群 -> 中间蓝色部分;(3)接收方 -> 右侧屎黄色部分;(1)SendMsg(bytes[] msg);
(2)SendCallback();
蓝色MQ核心集群又分为四个部分:
(1)MQ-server
(2)zk;
(3)db;
(4)管理后台web;
(1)RecvCallback(bytes[] msg);
(2)SendAck();
MQ是一个系统间解耦的利器,它能够很好的解除发布订阅者之间的耦合,它将上下游的消息投递解耦成两个部分,如架构图中的1箭头和2箭头:
箭头1:发送方将消息投递给MQ,上半场;箭头2:MQ将消息投递给接收方,下半场;
MQ消息投递上半场,MQ-client-sender到MQ-server流程见上图1-3:(1)MQ-client将消息发送给MQ-server;画外音:此时业务方调用API:SendMsg。(2)MQ-server将消息落地,落地后即为发送成功;(3)MQ-server将应答发送给MQ-client;画外音:此时回调业务API:SendCallback。
MQ消息投递下半场,MQ-server到MQ-client-receiver流程见上图4-6:(4)MQ-server将消息发送给MQ-client;画外音:此时回调业务API:RecvCallback。(5)MQ-client回复应答给MQ-server;画外音:此时业务方主动调用API:SendAck。(6)MQ-server收到ack,将之前已经落地的消息删除,完成消息的可靠投递;
MQ上半场的1或者2或者3如果丢失或者超时,MQ-client-sender内的timer会重发消息,直到期望收到3,如果重传N次后还未收到,则SendCallback回调发送失败,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过程中MQ-server可能会收到同一条消息的多次重发。
MQ下半场的4或者5或者6如果丢失或者超时,MQ-server内的timer会重发消息,直到收到5并且成功执行6,这个过程可能会重发很多次消息。画外音:一般采用指数退避的策略,先隔x秒重发,2x秒重发,4x秒重发,以此类推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过程中MQ-client-receiver也可能会收到同一条消息的多次重发。MQ是系统之间的解耦利器,MQ为了保证消息必达,架构设计方向为:(1)消息收到先落地;(2)消息超时、重传、确认保证消息必达;上述内容就是MQ不丢消息究竟是怎么实现的,你们学到知识或技能了吗?如果还想学到更多技能或者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,欢迎关注创新互联-成都网站建设公司行业资讯频道。